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象数辟谷 > 网站主办
返回列表
我活着就已经没有呼吸了!”老道长忍不住终于说出胎息与生命大道秘诀!
发表时间:2020-08-09     阅读次数:1784     字体:【

“我活着就已经没有呼吸了!”老道长忍不住终于说出胎息与生命大道秘诀!

大道修行圈

性命与身心

性命,是大道修炼的主体。经云:“大道在性命之内”。

内丹学以“穷理、尽性、以至于命”为修炼的根本,这就决定了其“性命必须双修,功夫还分两段”的修持特点。这里讲的“双修”、“两段”,不是要将性命分别对待,而是强调“以性促命、性命合一”,进而实现“合一还道”。(此为性命双修,阴阳和合,为无极。无极者,0也,圆融无碍。)

简要地说:性,指心与神。命,指精与气。内丹学认为,人之性命,全赖“受气之初”一点先天祖气而立,至十月胎圆,剪断脐带,原本处于混沌状态的原始祖气落在脐后,遂化元神元气。元神为性,藏于心。元气为命,寄于肾。由此先天祖气分判为后天性命,并规范了人的生命秩序。丘处机《大丹直指》曰:“金丹之秘,在于一性一命而已。性者,天也,常潜于顶。命者,地也,常潜于脐。顶者,性根也。脐者,命蒂也。一根一蒂,天地之元也,祖也”。

以上描述道出了一个基本的修炼逻辑——性,神也,居于心;命,精气也,聚于身。若要性命双修,就只能从身心入手,别无道路。李道纯在《中和集》中亦曾直言:“精神,性命之根也。性之造化系乎心,命之造化系乎身”。所谓性命双修,就是要通过有形的身心修炼而达到无形的性命升华,即借“身”之假以修“命”之真,去“心”之妄以返“性”之纯。故圣贤修真,不离身心二字。

由身心入手,其法至简,曰“凝神调息”。

依古人的实践,学道入门先须理会性源命蒂。性源者,心地是也。命蒂者,真息是也。性源要清,命蒂要固。清性源之要在于“内外两忘”,固命蒂之道在于“神气相守”。身心修炼的功夫,全在“止念”二字上,由是凝神调息、心息相依,进而心息相忘、混穆圆觉。

从理法上讲,气乃神之母,神乃气之子,心息相依,如子母相见,神气融浑,绵绵密密,久之自成大定。如此性根命蒂不断深固,即是老子“长生久视”之道。

邱处机说:“息有一毫之未定,命非己有”。同理:“心有一丝之未忘,息不能定”。常人“心不忘”、“息未定”,终日无休地散气耗神,致使性乱命疲,奋力求死而不觉。

身心修炼不可两边用事。身无心不立,心无身不存,此二者一虚一实,一阴一阳,正所谓一人一太极,故须从“有无”处着眼,观妙观窍,方为下手功夫。譬如下手观身心,其要在观身为无,观心为有,即丹诀点化之“存无守有”。视有形之身为“无”,妙在知身为“四大假合”,气聚成形,待一息不来,神去离形则复散为气,非为真常,故曰无;视无形之心为“有”,理在知心为“太乙含真”,金刚不坏,任色空空色,与造化同存而入玄牝,实为精诚,故曰有。然此无是谓虚无,即视色身如气寂;此有是谓妙有,即存心光于湛然。如此身心皆不着于有无之相,方为存守。故庄子之“坐忘”云:“墮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於大通”,就是要“有无都不立”,其真自在有无之中矣。身心修炼之要妙,尽泄于此。

老子曰: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”;又云:“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”。谆谆告诫,皆为警示后人要不为“假身”所累,及早下手修养“真身”。此“真身”不为别物,“灵根”是也。养“灵根”之道无它,养精而已;而养精、化精之法亦无它,时时寂照、息息归根而已。人之不能得道者,皆为身形所累。欲除此累,须知此身是不牢之物,无主之形,死了生,生了死,无尽苦恼,终无出期。如今把始未缘由都看透了,再不受其困惑,再不受其指使,神息相依,渐入虚寂,则自会返本还元。

若要修身,须从修心下手。若要修心,则须先要识心。何为心?《通玄真经》指破:“精诚形乎内而外喻于心,此不传之道也”。精者,气之灵也。诚者,信也、纯也,真也。如此讲心,实乃先天一气之至灵、至信、至纯、至真者也。此心为道宗,不动不静,故古圣贤指明,大道始终心空二字。老子云:“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”,虚其心,可养神以见性;实其腹,可养灵根以结圣胎;弱其志,不骋欲望而精气足;强其骨,真阳内敛而命蒂固。

概要说来,由身心入手而性命双修,古来圣贤皆重实修证验,且屡有真言点化,我辈不必添足,只去恭心体悟,潜心实修便是。

如下真言,句句醍醐灌顶:

《文始真经》:“苟知惟命,外不见我,内不见心”……“知夫性一者,无人无我,无死无生”。

《孟子》:“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”。

《太上老君著大通经》:“静为之性,心在其中矣。动为之心,性在其中矣。心生性灭,心灭性现,如空无象,湛然圆满”。

《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》:“息意定则神气全,神气全则了性……精气凝则形固,形坚固则精气全,精气全即了命”。

《入药镜》:“是性命,非神炁,水乡铅,只一味”。

《太乙金华宗旨》:“自然曰道,道名无相,一性而已,一原神而已。性命不可见,寄之天光,天光不可见,寄之两目。古来仙真,口口相传,传一得一……学人但能守护元神,则超生在阴阳之外,不在三界之中,此惟见性方可,所谓本来面目也”。

王重阳:“只要心中清净两个字,其余都不是修行”。

马钰:“清净者,清为清其心源,净为净其气海”。

张伯端:“虚心实腹义俱深,只为虚心要识心,不若炼铅先实腹,且教收取满堂金”。

《性命圭旨》:“吾身之神气合,而后吾身之性命见矣。性不离命,命不离性,吾身之性命合,而后吾身未始性之性、未始命之命见矣。夫未始性之性,未始命之命,乃是吾之真性命也”。

张三丰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。一阴一阳,一性一命而已矣”;“然欲成道者,必先修性立命。修性者,必须直达先天灵光之原。立命者,必须直造先天祖气之府,性命合一也”。

《仙学真诠》:“性命只是一件,人之所以死者,形神离也,既死则六根具,而不能用者,无神以宰之也,是知神乃形之主,神离则气散,命岂在性外哉。若作两件双修,而分先后,殊未稳当,何也,修性则命在其中”。

李道纯:“见解智识出于心也,思虑念想,心役性也。举动应酬出于身也,语默视听,身累命也。命有身累,则有生有死,性受心役,则有往有来,是知身心两字,精神之舍也。精神乃性命之本也。性无命不立,命无性不存,其名虽二,其理一也”。

李清菴:高上之士,夙植德本,生而知之,一直了性,自然了命。

王常月:“应识命在性中,只以见性为主”。

白鬓老人:“仙家秘而不传者只一命功。所谓命者何?气是也……修炼之人,摄情归性,日久功深,返本还元如婴儿在母腹中一般。世之所死者,不过口鼻无气耳。今活时,口鼻已经无气,又死个什么?”

象数疗法绿色保健

主办:祝瑞全

手机(微信同):13396456566

http://www.xslflsbj.com

 
上一篇:大道如此简单,大多数人却无法接受!
下一篇:内心强大的人!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