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基础知识 > 象数之说
返回列表
十脚趾经络穴位
发表时间:2025-03-12     阅读次数:110     字体:【

十脚趾经络穴位与象数

1.足大趾肝脾经络穴位

足大趾主要与以下经络相关:

足太阴脾经(象数8)

- 循行路线: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(隐白穴),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,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,上行至内踝前面 ,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,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厥阴经之前,向上沿大腿内侧前缘,进入腹部,属脾,络胃,向上穿过膈肌,沿食道两旁,连舌本,散舌下。

- 功能联系:脾经与人体的消化功能、气血生化密切相关。刺激足大趾上的隐白穴等穴位,可调节脾胃功能,对于腹胀、腹泻、月经过多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
足厥阴肝经(象数4)

- 循行路线: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(大敦穴),向上沿着足背内侧,离内踝一寸处分出分支,向上环绕大趾外侧,向上与足太阴脾经并行,进入内踝上八寸处,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,上行过膝内侧,沿着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,绕过阴部,上达小腹,挟着胃旁,属于肝脏,联络胆腑,向上通过横膈,分布于胁肋部,沿喉咙的后边,向上进入鼻咽部,上行连接目系,出于额部,与督脉交会于头顶部 。

- 功能联系:肝经与人体的疏泄功能、情志调节等方面关系密切。刺激足大趾相关部位对调节情绪、改善胁肋胀痛等肝郁气滞症状有一定帮助 。

2.足二趾胃经络穴位(象数7)

足二趾主要与以下两条经络相关:

- 足阳明胃经: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,上行至额部,向下循行于面部、颈部、胸部、腹部及下肢外侧前缘等部位 ,其经脉在足部循行时,进入足第二趾外侧端(厉兑穴)。因此,足阳明胃经的气血运行与足二趾有直接联系。

- 足太阴脾经: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(隐白穴),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,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,上行至内踝前面 ,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,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厥阴经之前,向上沿大腿内侧前缘,进入腹部,属脾,络胃,向上穿过膈肌,沿食道两旁,连舌本,散舌下。其经别分支从胃分出,上行通过膈肌,注入心中,其中一部分经气也会与足二趾产生关联 。

3.足第三趾胃经络穴位(象数7)

在中医经络学说里,足第三趾主要与足阳明胃经相关。

足阳明胃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,起于鼻翼旁(迎香穴),挟鼻上行,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,旁行入目内眦,与足太阳经相交,向下沿鼻柱外侧,入上齿中,还出,挟口两旁,环绕口唇,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,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,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,经过上关穴(客主人),沿发际,到额前。其主干从颈下胸,入腹里,下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气冲穴会合。而后下行大腿前侧,至膝膑,沿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,入足第二趾外侧端(厉兑穴)。其分支从膝下三寸处分出,下行入中趾外侧端;还有一分支从足背分出,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(隐白穴),交于足太阴脾经 。虽然胃经主要循行于足二趾和足大趾,但足第三趾也与胃经气血流通有一定联系 。

4.足第四趾胆经路线穴位(象数5)

在中医经络理论中,第四脚趾主要与足少阳胆经相关。

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,向上到达额角部,下行至耳后,沿颈部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,至肩上退后,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,向下进入缺盆部。其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,出走耳前,至目外眦后方;另一分支从目外眦分出,下行至大迎穴,同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,行至目眶下,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,下行至颈部,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,进入体腔,穿过膈肌,络肝,属胆,沿胁肋内下行至腹股沟动脉部,经过外阴部毛际外侧气冲穴下行入髋关节部。其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行,经腋部、侧胸部、胁肋部,再下行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,再向下沿大腿外侧、膝关节外缘,行于腓骨前面,直下至腓骨下端,浅出外踝之前,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(足窍阴穴)。

5.膀胱经络穴位(象数6)

足小趾主要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。

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,起于目内眦(睛明穴),向上到达额部,左右交会于头顶部(百会穴)。它的分支众多,其中一条分支从头顶部分出,向后行至枕骨处,进入颅腔,络脑,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(天柱穴),下行交会于大椎穴,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,脊柱两旁(一寸五分),到达腰部(肾俞穴),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,深入体腔,络肾,属膀胱。另一分支从腰部分出,沿脊柱两旁下行,穿过臀部,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(委中穴)。还有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,经肩胛内侧,从附分穴挟脊(三寸)下行至髀枢,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,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,出走于足外踝后,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(至阴穴),交于足少阴肾经。

所以,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,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相互联系 。

象数与经络藏腑

1大2肺3心、心包、小肠、三焦4肝5胆6肾、膀胱7胃8脾0无极

2643380.1653370

6433820.6533710

4338260.5337160

3382640.3371650

3826430.3716530

8264330.7165330

象数疗法绿色保健

www.xslflsbj.com

 
上一篇:十手指经络穴位
下一篇:元神主与象数疗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