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佛之道,道法自然(中)
这里同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相对的宇宙奥秘。既然生命的升降都是自然的,光子流由宙心向四外放射,流到宇宙无限之处。那么,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降至六道,退入时空之中又进入六道轮回呢?这个问题会使未悟道者更加困惑。
从自然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角度来讲,回到宙心的光子肯定要遵循能量循环和生命旋回的规律。肯定还会如当初一样顺光子流而下,进入各维层。时空也是一不是二,时间和空间也在不停地进行转换。
但是,光子流及生命的下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,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维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,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。人们常说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,以及“天罗地网”,绝非无稽之谈。生命上旋时很难突破这道时间屏障,生命下旋时当然也要受到时间屏障的阻碍。这正是各维层之间难以沟通的原因。
虽说屏障严密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但依然阻挡不住一部分光子流的下旋。如同太阳光向地球照射光芒,虽有非常远的距离,又有厚密的大气层阻碍,但是,一部分光和热毕竟穿透屏障达到了地球。而大量的光和热则被屏障隔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。维层较低的生命,没有福报享受较高的光能,因此,必须有道道屏障的隔碍,才能使他们得到适应本维层的能量。
宇宙中的各种能量和生命,都遵循着清净而升华,燥动而下降的规律运行。因此,能量和生命升降的循环也是自然的。由此可以判定,成佛得道,回归宙心之后,依然可能顺流而下,进入六道。看到此处,可能一些修行者会深感失望,既然如此,我们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呢?不是空忙一场吗?(如此又落入了空有两边的分别之中)
其实不然,成佛得道者与顺流而下的生命光子虽然都具有近似的光频,虽然都具有真我本性,虽然都是同一个平等的法身,但是,所不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“觉”与“不觉”,觉者为佛,不觉者乃凡夫。
比如我们人道中,表象上都是人身,同处于人道,面对的是同一空间,同一生存环境,但觉者为佛,不觉者为凡夫。不觉者处处生烦恼,觉者时时大自在。因此,觉与不觉,成不成佛都是自心,而不是以身在何道来判别。佛说:“是心是佛”,而没有说“身在佛国才是佛”。难道佛在六道里就不是佛吗?
大彻大悟的佛,已经突破了时间的概念和障碍。试问:一个没有时间的生命还会有生有灭吗?没有时间不就是永恒吗?试问:一个已经突破空间的生命还有法界之障吗?没有法界之障不就是一真法界吗?
因此,佛无论顺其自然地进入哪个法界,哪个维层,对他来说都是一真法界。他都依然是佛,都没有任何分别和烦恼,也没有任何障碍和界限,来去自如,无论到哪里都是极乐。其法身虽无处不在,但不动的只是那颗如如不动的心,他凭着一悟永悟而不再迷失本性。他无论进入何道,已无道的概念。无论进入何界,也无界的障碍。因为宇宙十法界对佛来说,都是平等的一真法界。即使是进入六道,再脱生人畜,也同样是为度化众生而显象,为传法利生而化身。
地藏王菩萨虽在地狱里度化众生,但他的心始终未离那如如不动的本性;释迦牟尼佛虽在人道度化众生,他的心时刻都在极乐;观世音菩萨虽生生世世在六道里显象度生,但他时刻都在大超脱、大自在之中。
我常听到一些修行人或是已经开悟者说:“我今生修成之后,再也不回来了,六道真苦。”有此想法,虽在初修阶段可以起到一些激励作用,但是,有此想法,依然是修行的障碍。
首先是带着分别心在修行,六道不好,不能用平等心来看待十法界,说明心里还有界的障碍。第二是报着自私自利心理在修行,只为自己修成,而未能自觉觉他,普度众生。第三是尚存我执习气,而不能顺其自然。没有悟透宇宙是一个整体,单独的细胞和水分子是无法生存的。第四是尚存畏惧心理,怕回六道受苦,依然带着贪图享受的心理在修行。第五,尚未悟到宇宙十法界皆是一真法界,无分无别。如果还认为只有某一地方是佛国,其他地方都不是佛国,说明心里尚未突破空间的障碍(四维六道),还未跳出分别、执着的范畴。
如果抱着这么多的分别、不清静、不平等、我执、畏惧、贪图享受的心理修行,又怎能回归自然,成佛得道呢?连菩萨道都不愿行,又怎能圆成佛道呢?有这种心理的人,充其量也只能修至天界,根本出不了六道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可见人、地、天、道等一切万物都源于自然。佛在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中说:“无生灭者名为自然,犹如诸相杂和成一体者,名和合性。非和合者称本然性。”道即是本性,它是本来就具有的,不是诸相缘聚和合而成的,因此道是自然的。
在上古时期,人类还没有能力改造自然的时期,人们只有顺应自然,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自然。那时的人心离本性很近,因此,只要持戒即可成就。
随着人类我执的发展,一切都以我为中心。从那时起,随着“个性”化的越来越强,人类把自己从大自然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,为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,开始改造自然,破坏自然。不仅使自然开始变得不自然了,同时也使人类离自然的本性越来越远。久而久之,我执越重,离道越远,逐渐迷惑颠倒,迷失了真我本性。违背真我本性即违背了自然,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,看一看近几年的各种灾难吧,这正是破坏自然所造的共业,对人类自己的惩罚和回报。
人们处于什么生活环境,能做什么就随缘做什么。在什么境界,什么岗位,就安心于此,随缘而遇,随遇而安。成语中的“安分守己”含义很深。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,皆有定数。自己一生应得几分,不可强求,安守本分则得到你命中即有的定数。若不安分,则连自己应得定分也会守不住,这是古人对自然的彻悟。圣人有时也会努力,但不是强求,既随缘做事,而又不求任何结果,这就是无为。无为就是清静,清静即是本性的特征。
自然是天性,顺其自然则长久不衰,因为天性本身就不生不灭。众生的本我从来没有轮回过,从来也没有上过天堂或下过地狱。参与轮回的只是你的思想心理,你的习气和欲望。这就是宗教里所谓的“业障”。
象数疗法绿色保健
http://www.xslflsbj.com
主办:祝瑞全
手机(微信同):133964565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