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结果👇
小程序:育儿助手计算器
昨天将近花整整一天时间肝了一个小程序
就是下面这个「育儿助手计算器」。
初版的功能非常简单:一个计算器的页面,选择宝宝的出生年份、月份,可以计算出对应的“育儿补贴金额”。
起因是从上海参展回来的路上,刷到了一条堪称“爆炸性”的新闻:
展开剩余85%看到这则推送消息的时候,我正蹲坐在上海站前的花坛旁思考人生。
此时距离发车还有不到15分钟,想着大城市的站台一定人很多,随即掐灭了手里的香烟,飞奔进站。
2025年7月28日摄于上海站
回程路上,我一直在盘算:公布的这个育儿补贴政策,我家娃能领多少钱,能给他买几颗糖?然后我联想起了去年“延迟退休”的新闻。这勾起了一段“不堪回首”往事延迟退休新闻刚出来的当天,全网似乎都炸了。仿佛所有人都在查询:自己要多大岁数才能退休?几几年才能“安享晚年”?我也不例外。领导班子群里的书记,安排我搞一个小程序,官方的服务因为太过于拥挤“挂掉了”。
虽然,当时的我菜的抠脚,现在也是。
不过书记的这条信息,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贯彻落实的。
刚好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关注网络,之前有认识一些接外包业务的伙伴,最终还是主动付费,被“割”了一刀。
出于对网络信息时效性的判断,我认为这种政策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,可能等我开发完了,热度已经过去了。
所以,我决定另辟蹊径,搞一个基于退休年龄计算器的互动小游戏。
然后借助各种自媒体平台甚至联系小V博主,进行营销,爆火一波,搞到一波大流量。
甚至开始YY即将走上人生巅峰,迎娶白富美。
当然,结果是非常惨淡的,因为巨长的开发周期,导致我的热情消磨殆尽。
等成品交付的时候,我的三分钟热度已经过去了,最终不了了之。
经过近一年的发展
AI的进化速度和形态,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。
从文本、图像、音视频到编程,从大模型到垂直场景的智能体。
所有与日常工作、创作相关的场景,基本上都能够找到相应的提效工具,而且令人眼花缭乱。
而且随着自己开始关注各种AI工具,我发现似乎我也慢慢“变强了”,至少对于一年前的我,已经很强了。
技术方面,大学四年我只学会了cout hello world。
但是现在我可以用“口喷”的方式,与智能体交互创建天马行空的图像与简单的前端站点。
甚至更进一步,在老师的帮助下,我现在已经可以创建调用Deepseek API的chatbot小应用了。
这对于AI可能只是不值一提的一小步,对于我个人来说,却是非常牛逼的一大步。
回到主题
回程的火车上,我一直在思考,做点儿什么事情,蹭这个育儿补贴的热点。
视频已经很久没更新了,手生,放弃。
公众号截流之前已经玩过一些案例,没有新鲜感,并且这种政策性的文件,很容易翻车,放弃。
最终我选择了风险相对较低,并且刚好可以练手的h5。
这个我比较熟练,也能尝试截流关键词,看能否给我其他的产品导一些流量。
说干就干
本来是想当天晚上连夜上线的,因为之前经历过一些热点事件,这种流量转瞬即逝,你不先吃,想再去吃的时候,已经没机会了。
谁知道娃跑去车站接我,只能跟着回家先。
29号一早开始整,提示词写了有半个多小时,丢给AI👇
AI干活的时间应该不到10分钟,调试了两轮,就部署上线了。
想着H5都搞完了,没什么难度。
就顺手把小程序也给整了,因为最近练手的几个小程序还不是很熟练。
不整还好,一整就是一天,肝了整整一天啊,下午5点才算搞明白。
这就是不懂技术的痛。
面对一个很白痴的问题,无从下手。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只能把报错丢给AI,然后告诉它:兄弟,控制台这里有报错,修一修。
但最终的结果,还是满意的,即使当时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,不过现在我已经知道了。
# 图片预览功能实现完成
## 实现方案
经过多次尝试和调试,最终采用了微信小程序官方提供的 `wx.previewImage` API 来实现图片显示功能。这是最符合微信小程序开发规范的方案。
## 技术选择理由
### 为什么选择 wx.previewImage
1.**官方API**:这是微信小程序官方提供的图片预览API,完全符合开发规范
2.**稳定可靠**:不会出现自定义弹窗的各种兼容性问题
3.**功能完整**:支持图片缩放、保存、分享等完整功能
4.**用户体验**:提供原生的图片查看体验,用户熟悉操作方式
5.**无需额外样式**:不需要编写复杂的CSS和处理各种边界情况
### 与之前方案的对比
方案 | 优点 | 缺点 | 结果 |
------|------|------|------|
自定义弹窗 | 可控制样式 | 兼容性问题、显示异常 | ❌ 失败 |
独立页面 | 功能丰富 | 不符合需求(要求当前页面显示) | ❌ 不符合要求 |
wx.previewImage | 官方支持、稳定可靠 | 样式不可自定义 | ✅ 成功 |
总结一下
这篇没什么实操细节,就分享下整个心路历程。
回答一下文章的主题:如何高效蹭热点?
我认为,在以前,可能蹭热点的难度很高,因为它需要很多的内容组织或者创作工具。
但是现在,不一样了,有AI,我们可以高效地做很多事情。
没有思路,可以问AI;
没有内容,可以问AI;
没有技术,可以找AI;
没有想法,那可能需要多关注AI;
经过这次“成功”蹭热点的锻炼,我更加坚定了ALL IN AI的决心。
AI所带来的影响和变革,并不是用“收入的多少”来衡量的。
它代表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,以及组织的变革。
拥抱AI,让我们可以以一种更舒适的姿势迎接这个新的时代。
发布于:安徽省开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